全部新闻 企业动态 党群建设
2021.02.07

中国院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

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设计是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早在1952年设计院成立之初就设有装修组。其后,从室内设计组到室内设计所,再到环境艺术研究院……近七十年间几经改组和壮大,人数也从十几人增长到近百人。2021年2月4日,中国院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正式成立,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标志着中国院室内设计专业发展的新起点。中国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总经理马海,中国建筑学会李存东秘书长,中国院总建筑师李兴钢、汪恒,副总经理赵锂、龙海霞、张怀湧,总经理助理丰涛、仲继寿等各级领导和嘉宾近200人出席了仪式。活动由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曹阳主持。随后,在现场嘉宾和同事的见证下,崔愷院士、马海总经理、李存东秘书长、李兴钢总建筑师、张淮湧副总经理、曹阳副院长共同为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成立揭牌,宣布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1.01.20

稳中提质 稳中增效——持续推进中国院高质量发展|中国院召开202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2021年1月19日上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院”)在京召开202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总结2020年工作和改革发展成果,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集团公司孙英总裁,中国院公司领导、部门负责同志以及获奖代表共80余人现场参加会议,马海总经理主持会议。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中国院其他同志以视频形式参会。会上,宋源董事长代表中国院领导班子作题为《稳中提质、稳中增效,持续推进中国院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院在国资委和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工作思路,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业绩。全年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21.82%;全年实际到账收入同比增长23.7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41%;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57%。获得集团外奖项49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实现中国院和集团历史上零的突破,另有2项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疫情和复杂外部环境影响下,中国院在2020年取得如此显著成绩实属不易。报告认为,2020年中国院的工作有八个方面亮点:一是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聚焦国家重大和重点建设项目,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抢抓机遇;二是聚焦国家城乡转型和发展,着力服务民生工程建设;三是服务国家产业升级和优化,创新模式促进行业发展;四是加快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五是精准落实疫情防控,稳固推进复工复产;六是持续规范企业管理,切实提高工作质效;七是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促进企业管理提升;八是多措并举抓好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院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建立“四级党课”机制,抓实思想政治建设;推进干部年轻化,夯实“三基”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和群团建设。报告强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改革发展方面,在落实国资委关于国企改革和发展战略的部署上还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化设计;科技创新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发挥不够有力;合规管理方面,内控体系还存在差距,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优秀人才培养选拔机制还未成形。报告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院将继续坚持围绕集团公司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做强做优主业,推动创新发展。一是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二是推动十四五战略和国企改革实施落地,编制并发布院公司十四五规划,并将战略推动工作与“对标国际一流”、“管理提升”相结合,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和路径,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革新。三是紧跟国家战略和部署,紧跟国家政策,践行央企责任,落实“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决策部署,发挥主业优势,积极拓展新业务模式。四是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继续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及科技创新平台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投入,聚焦重点领域,推进科技成果突破和转化落地。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和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搭建正向激励体系,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力,重视员工职业规划和需求,规范用工制度,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六是落实巡视整改工作,根据审计与巡视整改清单,分析研判问题及原因,立行立改,建立长效机制。七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日常监督,加强日常工作监督,做好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点和重大投资项目、重点岗位的监督工作,进一步梳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防控要求,压实廉洁风险防控责任。报告强调,2021年中国院将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扎实谋划好、推进好“十四五”发展规划,把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机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培育高端市场,在提升上发力,砥砺奋进,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大会对获得2020年度优秀工程设计奖、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优秀业务建设奖、优秀施工类工程奖、人物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赵锂副总经理主持了表彰颁奖环节。会议最后,集团公司孙英总裁发表讲话,代表集团和文兵书记,向中国院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向中国院为集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向为推动集团及中国院发展作出成绩、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致以敬意,向中国院全体干部员工致以诚挚问候!孙英总裁指出,中国院2020年的发展有数量有质量,有情怀有担当,有发展有未来。事实已经证明,中国院领导班子的经营策略和方向是正确的、高度有效的!对中国院“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充满信心、充满期待!孙英总裁对中国院2021年的发展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进一步秉持“国家队”站位,时刻用“国家队”标准对标对表,做强做优建筑设计主业,积极参加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承担国家级标志性工程。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战略研究,找准中国院在国家、行业和集团发展中的定位,积极承接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是什么、重心是什么、关键是什么,存量怎么做好,增量在哪里、怎么做大等等,做到发展方向有规划,重点环节有把控,安全发展有保障。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跨界融合发展,不断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进一步锻造中国院核心优势,加强资源整合,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路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四是要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加强规划,完善培养打造机制,营造出人才辈出、生生不息的良好局面,支撑中国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次会议是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中国院各项工作“逆势而上”,取得多个“历史性突破”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公司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扎实做好2021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各项工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01.19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

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当天下午,习近平来到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考察调研,了解运动场馆建设和运动员参赛备战等情况,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和延庆赛区运行保障团队、建设者代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对考察情况和延庆赛区的建设情况作了详尽的报道。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冬奥会延庆赛区的牵头设计单位,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延庆赛区是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中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在面临海拔高、施工条件差等难题的情况下,从2017年开工建设到完工,仅用了三年时间。山区地形复杂、建设工程量巨大,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夜以继日,为建造我国第一个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场和雪车雪橇赛场贡献力量。施工建设和生态修复同步推进,“中国方案”世界称赞。2020年12月31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延庆山地新闻中心等4大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工,标志着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筹办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建成填补了国内相关项目场馆建设空白。2022年冬奥会期间,这里将进行高山滑雪、雪车、雪橇3个大项,和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比赛,产生21块冬奥会金牌、30块冬残奥会金牌。高山滑雪项目被誉为“冬奥皇冠上的明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各项工程已于去年底完工,所有竞赛赛道均通过了国际滑雪联合会认证,已具备办赛条件。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7条雪道,包括山顶出发区、中间平台、竞技结束区、竞速结束区、集散广场、索道等配套设施,最多可同时容纳8000人观赛。其中出发平台高达2198米,是北京市海拔最高的建筑,造型巍峨、犹如一只乘风欲飞的风筝。雪车雪橇项目被誉为冰雪运动中的“F1赛车”。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拥有中国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赛时将承办雪车、钢架雪车、雪橇项目全部比赛。运动员奋力推动雪车或雪橇冲下冰道,极速超过每小时130公里,赛道每一处曲面、角度都关乎竞技,更关乎生命。这使得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成为冬奥工程中设计难度最大、施工难度最高、认证最为复杂的新建场馆之一。赛道采用半U型混凝土浇筑结构,长约1975米,在浇筑时一次成型,要求达到毫米级精准度。16个弯道角度、坡度各不相同,其中第11个为世界独一无二的360度回旋弯。2022年赛后,这里将成为各国运动员专业训练和竞赛的场所,也将为大众提供冬季项目和冰雪运动的完美体验。本文内容根据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各媒体报道综合整理而成摄影:新华社记者鞠鹏、王晔、姚大伟、燕雁、岳月伟;央视记者王鹏飞;国广记者李晋
2021.01.15

中国院多个科研项目获得 “202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2021年1月8日,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发布了“202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的公告(华夏奖字[2021]第1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有9项科研项目获奖,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第二完成单位获得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其他完成单位获得二等奖1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获奖项目如下:一等奖 建筑水系统微循环重构技术研究与示范二等奖 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建设评价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三等奖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技术研究与实验展示中心建设落实总规城市雕塑在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发挥引领作用研究装配化内装全系统解决方案以第二完成单位和以其他完成单位获奖的项目如下:《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一等奖,第二完成单位)《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一等奖,第二完成单位)《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二等奖,第五完成单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三等奖,第二完成单位)
2021.01.05

岁末年初,中国院两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岁末年初,万象更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系列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两个重点项目——两江四岸核心区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工程、临沂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及附属工程相继开工,预示着2021年的新气象。两江四岸核心区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工程2020年12月31日,两江四岸核心区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工程开工。重庆市渝中区区委书记黄玉林,市城投集团董事长李明,区政协主席陈大奎,市住房城乡建委副主任杨治洪,副区长黄孝明,中建八局总经理助理谭沁等领导到场,中国院总经理助理丰涛、项目主持人景泉等受邀参加了开工仪式。朝天门片区是重庆城市的符号,是重庆历史的坐标,本次治理提升项目是两江四岸核心区的“一号工程”,是“画龙点睛”之笔。项目的开工,也标志着两江四岸核心区进入了全面加速实施阶段。两江四岸核心区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工程包含朝天门广场段、洪崖洞段、东水门段,总长2.4公里,总用地面积约27.43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12.8公顷),总投资28亿元。项目将实施朝天门广场、码头、2.4公里消落带的生态治理和品质提升,同步提高防洪抗灾能力;打通洪崖洞-朝天门-东水门(湖广会馆段)分别在180和196标高处5-7米的步行系统,观光电瓶车可无障碍通行;激活朝天门广场下6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成为市民、游客文化休闲、消费的地标性公共区域;恢复朝天门码头、磨兜码头、民国新码头和大梯道,梳理现状码头泊位,将14处泊位调整为6处,打造开敞的沿江岸线。实施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是重庆市渝中区的历史重任,也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对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延续城市文脉、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院将与渝中区一起,按照“顺应自然、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写意当代”原则,努力将朝天门片区建设成为展现山川宏伟壮阔、连接人与自然的山水之门,开启重庆悠久历史、承载商埠记忆的人文之门,引领重庆通江达海、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开放之门,着力彰显重庆城市地标的底蕴和风采。临沂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及附属工程2020年12月30日,由中国院设计的临沂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及附属工程举办了开工仪式。临沂机场项目是中国院近年的重点机场项目之一。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其峰,省机场管理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兴军,民航山东监管局副局长辛天彤,临沂市委书记王安德、市政协主席徐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昌、市领导侯晓滨、范连生,临沂军分区司令员王秀联出席开工仪式。此前,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与临沂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确定实施临沂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规划了临空经济区和商务区,并委托中国院崔愷院士及其联合体设计团队,高标准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临沂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总投资55亿元,占地427亩,按照“港城一体”设计理念和平安、智慧、绿色、人文“四型机场”建设要求,新建10.5万平方米航站楼一座,增加近机位17个,打造集航站楼、商业综合体、综合交通中心为一体的新型航站楼示范工程。新航站楼向北延续老航站楼的前列式布局,航站楼主体大厅对位于北一路,成为小临空经济区开放空间轴线的壮观底景。航站楼迎送大厅屋顶边缘中间下凹形成反曲,屋顶中部隆起形成穹顶,正如在城市东侧冉冉升起的红日。综合体分置于航站楼前两侧,石材的建筑体量形成了综合体的基座,也形成了航站区的中心集散广场,如同延续了临沂这片土地自春秋起的筑城历史。随着航站楼扩建工程的建成,临沂机场必将跨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更加完善的设施、更加崭新的面貌、更加开放的姿态服务旅客、服务社会,为进一步落实交通强省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全省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20.11.14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好设计、好营造 | 2020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论坛及《文化与乡村营建》新书发布会123

2020年10月29日-30日,由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主办的“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好设计、好营造——2020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源到场并致辞。村镇建设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赵辉,村镇建设分会秘书长、中国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郭海鞍分别主持了论坛的上、下半场。
  1 23